掃描電鏡的成像原理及附件能譜儀
掃描電鏡由電子槍發射出來的電子束,在加速電壓的作用下,經過磁透鏡系統匯聚,形成直徑為5nm,經過二至三個電磁透鏡所組成的電子光學系統,電子束會聚成一個細的電子束聚焦在樣品表面。在末級透鏡上邊裝有掃描線圈,在它的作用下使電子束在樣品表面掃描。
由于高能電子束與樣品物質的交互作用,結果產生了各種信息:二次電子、背反射電子、吸收電子、X射線、俄歇電子、陰極發光和透射電子等。這些信號被相應的接收器接收,經放大后送到顯像管的柵極上,調制顯像管的亮度。由于經過掃描線圈上的電流是與顯像管相應的亮度一一對應,也就是說,電子束打到樣品上一點時,在顯像管熒光屏上就出現一個亮點。
掃描電鏡就是這樣采用逐點成像的方法,把樣品表面不同的特征,按順序,成比例地轉換為視頻信號,完成一幀圖像,從而使我們在熒光屏上觀察到樣品表面的各種特征圖像。
1 掃描電鏡襯度像
1.1二次電子像
在入射電子束作用下被轟擊出來并離開樣品表面的核外電子叫做二次電子。這是一種真空中的自由電子。二次電子一般都是在表層5~10nm深度范圍內發射出來的,它對樣品的表面形貌十分敏感,因此,能非常有效地顯示樣品的表面形貌。二次電子的產額和原子序數之間沒有明顯的依賴關系,所以不能用它來進行成分分析。
1.2背散射電子像
背散射電子是被固體樣品中的原子核反彈回來的一部分入射電子,背散射電子來自樣品表層幾百納米的深度范圍。由于它的產能隨樣品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多,所以不僅能用作形貌分析,而且可以用來顯示原子序數襯度,定性地用作成分分析。
背散射電子信號強度要比二次電子低的多,所以粗糙表面的原子序數襯度往往被形貌襯度所掩蓋。
2 掃描電鏡的附件
掃描電鏡一般都配有波譜儀或者能譜儀。波譜儀和能譜儀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只能是互相補充。
波譜儀是利用布拉格方程2dsinθ=λ,從試樣激發出了X射線經適當的晶體分光,波長不同的特征X射線將有不同的衍射角2θ。波譜儀是微區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波譜儀的波長分辨率是很高的,但是由于X射線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它使用范圍有限。
能譜儀是利用X光量子的能量不同來進行元素分析的方法,對于某一種元素的X光量子從主量子數為n1的層躍遷到主量子數為n2的層上時,有特定的能量ΔE=En1-En2。能譜儀的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但分辨本領差,經常有譜線重疊現象,而且對于低含量的元素分析準確度很差。
能譜儀與波譜儀相比的優缺點:
(1)能譜儀探測X射線的效率高。
(2)能譜儀的結構比波譜儀簡單,沒有機械傳動部分,因此穩定性和重復性都很好。
(3)能譜儀不必聚焦,因此對樣品表面沒有特殊要求。
但是能譜儀的分辨率比波譜儀低;能譜儀的探頭必須保持在低溫狀態,因此必須時時用液氮冷卻。